课程之星-《生药学》

作者:时间:20-04-21 15:36浏览:字体:

1.授课教师  

 主讲教师:付强,博士(后),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药学院生药学专业。从事中药活性成分的创新药物研究。作为项目主持人,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创新团队基金等项目。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国家药典委员会项目等10余项。发表论文30 余篇。获得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2012)、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3)。主要承担天然药物化学理论及实验,生药学的教学工作。

团队成员:李寒梅,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1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剂学专业。从事靶向递药及缓控释递药系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面上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要承担生药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工作。

 

2.课程介绍

生药学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基源)、生产(栽培)、采制(采集、加工、炮制)、鉴定(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化学成分、医疗用途、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等问题进行研究的课程。生药学是利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研究天然药物应用的学科。通过《生药学》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掌握40种常用中药的基源、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把祖国药学的宝贵遗产和现代药学较好的结合起来,以期能更好的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

3.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绪论、上篇和下篇。绪论主要介绍生药学的研究对象、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等内容。上篇介绍生药的化学成分、生药鉴定的定义及方法、生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生药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下篇介绍具体生药如川乌和附子、甘草、黄芪、人参、当归、丹参、黄芩、何首乌、板蓝根、三七、地黄、大黄、黄连、川芎、川贝母、天麻、川木通、沉香、厚朴、黄柏、番泻叶、枇杷叶、金银花、丁香、红花、小茴香、五味子、枳实、马钱子、苦杏仁、麻黄、薄荷、青蒿、穿心莲、石斛、冬虫夏草、茯苓、灵芝、血竭、乳香、全蝎、鹿茸、麝香、牛黄、鸡内金、阿胶、蟾酥、朱砂、石膏、雄黄等的鉴定,对药材的来源、原动植物形态、产地、采制、性状鉴定、显微鉴定(横切面、粉末)、主要成分、理化鉴定、质量评价、药理作用和功效主治等进行详细介绍。

4.教学模式、改革、措施、成效

1)依据我国中药国际化、标准化的指导思想,本课程教学突出介绍生药品质评价所融合的先进化学分析和生物技术,力图展现中国、欧洲、美国药典在生药质量控制中的技术要求和异同点,使学生了解最先进最严格的生药质量控制体系,培养学生在药品生产检验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的思想意识。

2)依据四川省5+5+1战略,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打造中药大品种的战略方针,重点突出讲解川产道地药材,包括川芎、丹参、附子等大宗药材的研究进展和开发状况,为区域中药产业发展培养人才。

3)依据我校创建国内一流应用型城市大学的目标,突出介绍生药在检验、流通、生产等领域的知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4)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基础上,我们也围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技术人才的目标,注重介绍近年来利用生药资源在创新药物研发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基于生药资源开发创新药物所涉及的化学生物技术、创新药物研究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按照突出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我们也着重介绍生药产业中出现的假药、劣药,以及相应鉴别手段,输入正能量,端正同学的思想意识,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德才兼备的药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