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名参加2019年“温氏杯”全国大学生畜产品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作者:时间:19-05-13 10:13浏览:字体:

各班级: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 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承办,广东温氏佳味食品有限公司协办的2019温氏杯全国大学生畜产品创新创业大赛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该项赛事主要面向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征集优秀创业计划项目,分为已创业与未创业两类。学生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8人。对于已创业项目,将视已创业作品的实际运营情况,评审时给予5分以内的加分。

①已创业类。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并已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形式,且运营时间在3个月以上(以报送截止日期为限)的项目,公司法人须是团队核心成员。

②未创业类。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具有核心团队,具备实施创业的基本条件,但尚未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或注册登记时间在3个月以下的项目。

二、参赛选题

参赛作品分为两类:1)产品开发类:涉及到的产品须围绕畜产品加工领域内容研发,包括肉、蛋、奶等自主研发的产品及菜式设计(如是禽类产品则优先选择黄羽鸡原料,菜式设计优先选择白切鸡黄羽鸡加工产品);2)营销创意服务类:要求参赛项目具有创新之处且能够进行市场化推广,可以落地实施的营销方案额外加分(如是选取禽类产品,则优先使用黄羽鸡产品)。鼓励参赛项目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相结合,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推动学生双创成果为我国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服务。

三、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创业核心应为已有技术成果或学生自主研发产品,或为现代化的营销服务。初赛提供申报表和创业计划书;决赛阶段提供技术成果或产品证明(包括已发表论文、专利、产品实物等)、经完善的创业计划书、决赛答辩PPT、相关宣传材料(海报及喷绘底版、宣传单、视频等)等。每支团队仅可提交1份作品。

1、创业计划书及项目要求

1)创业计划书需包括执行总结、详细的项目或公司简介、技术/服务内容、市场与竞争分析、运营分析、财务分析、风险分析、团队介绍,并在附录中加入证明资料。

2)创业计划书正文应以小四号仿宋字体,1.5倍行距打印,正文内容不得超过60页(不包括目录及专利、照片等附页)。

3)参赛项目涉及职务发明的需要取得本单位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授权,且不存在泄露国家秘密的情形;非职务发明参赛项目的创意、技术、产品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他任何法人或自然人无产权纠纷。

2、项目实施要求

1)创业计划项目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创业模拟实践运行,鼓励已有天使投资、创意投资或其他各类机构投资,或者有投资意向的科技成果参赛。项目要综合考虑产品/服务、市场、竞争、营销、财务和风险等方面的要素。

2)对于已注册运营的项目,在报名时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含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材料)。

四、赛事进程

1报名和创业计划书提交阶段

 报名时间:2019513—612

报名材料:报名表及创业计划书

报名方式:项目营销方向不限,一名学生只能参加一个团队,各参赛团队将参赛作品(word格式,见附件1和附件2)纸质版和电子汇总后612高校名称+作品数量命名压缩后发送至工办唐远谋老师处(QQ邮箱:396267420@qq.com,学工办完善相关资料后统一上报

2专家评审

评审时间:20196月下旬

评审办法:由大赛组委会邀请畜产品加工行业专家、创业投资公司负责人、高校教授、各类双创竞赛专职评委等对创业计划书进行初审,遴选12组左右的作品进入终审决赛。

3决赛阶段(现场答辩+海报推介,可演示)

决赛时间:20199

决赛地点: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

决赛评选办法:入围团队以PPT汇报的方式参加决赛答辩。各团队汇报时长不超过8分钟。由大赛组委会邀请行业专家组成评审团,进行答辩及评审。评审结果将在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主办的科技大会上公布,与会领导将为获奖单位和团队颁奖。

决赛分值组成:决赛现场答辩60%+创业计划书30%+宣传推介10%

终审决赛及领奖事宜届时将在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官网上另行通知。

五、奖励机制

金奖:奖金12000+证书/团队

银奖:奖金5000+证书/团队

铜奖:奖金2000+证书/团队

优胜奖:证书/团队

优秀组织奖:奖金3000+奖杯/团队

附件1:2019年“温氏杯”全国大学生畜产品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doc

附件2:2019年“温氏杯”全国大学生畜产品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申报作品汇总表.doc


                                                                                                                                            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201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