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学院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2018级研究生招生说明

作者:时间:17-09-12 13:54浏览:字体:

               

一、学院概况

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目前具有药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生物化工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拥有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制药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5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研究生、本科生总计1500余人。

现有专业教师102人,其中教授26人(二级5人),特聘研究员及副研究员9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6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7人,国家产业岗位科学家2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四川省劳模及教育先进工作者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

学院拥有肉类加工四川重点实验室、抗生素研究与再评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分中心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及省级行业中心5个,成都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

近几年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9项),发表研究论文500余篇(SCI收录论文140余篇)。学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5项排名第一),三等奖7项(5项排名第一),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成都市政府科技进步奖11项,授权发明专利110余项,指导企业建立20余个加工基地和规模化示范生产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年完成国家级和省级教学质量工程30余项,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立项。学生共获得国家“挑战杯”比赛二、三等奖3项,省级奖项20余项,2016年连续十年获得校运动会团队总分第1名。

学院秉承“立足成都、依靠成都、服务成都”的办学宗旨,按照成都市政府“高水平办好成都大学”和“十年跨越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全力打造生物医药、食品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示范基地。

 

二、招生领域介绍

 

1、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

我院于2014年获得农业专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学位授权点。目前拥有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2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7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有15名。近年来,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部级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16篇,其中SCI论文25篇、EI论文12篇、国际学术刊物32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3部;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2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2项。学院已经成为以畜产品加工为特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本专业现有专业实验室、实践创新平台面积共计6000余平方米,万元以上仪器260台套,贵重仪器设备40台套,设备总值1533万元。拥有校内西式肉品、中式肉品、骨类综合利用、焙烤食品、啤酒中试生产线5条,固定校外实习基地15个,均为行业内有影响的国家级龙头企业。拥有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杂粮研发分中心、食品加工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药食同源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同时拥有成都市肉品工程研究中心、成都市杂粮工程研究中心等工程实践平台。专业以产学研为纽带,为企业深度参与指导实习找到了利益联接点,建立了实习基地运行良好的新模式,显著提升了实习效果。

我院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科点以项目为抓手,技术服务为纽带,与近20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了产学研创新联盟。指导建立系列加工基地和规模化示范生产线,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40余种,引领企业获国家级、四川省政府级博览会金奖、银奖及优秀奖20余项,为企业培养优秀毕业生1000余名,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方向:在食品监管、科研、学校、企业等单位从事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制定、产品分析检测、质量控制、卫生监督与检疫、安全评价、安全体系研究与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2、农艺与种业领域

    学科点拥有国家荞麦岗位科学家,四川省学术科技带头人,拥有农业部国家杂粮技术研发中心,药食同源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事物医药四川省高校教学示范中学等科技研发平台,装备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

学院在农业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的长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尤其在农艺与种业遗传育种、生物制药、发酵工程等研究方向上具有较为突出的特色和优势。先后承担完成科技部及省部级项目40项,出版著作或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SCI等收录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开发产品20余个(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3项,成都市科技进步奖4项,成果转化20余项,获得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

农艺与种业农业硕士是与相关领域技术推广、生产、管理工作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以发展现代农业及相关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方向:在农林、科研、学校等政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开发、标准制定、产品分析检测、质量控制与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三、联系方式:

孙雁霞:84616526

肖宇:84616063